在国际家政工日看见ta们
时间:2023-02-09 07:31:47,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节日。它是专门为从事照料服务工作的家政从业者设立的,
在这个日子里,我们想分享一个小故事,让大家了解中国家政工背后的支持者们。其中有这样一家机构: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。
十年前,当纪录片导演梅若刚把镜头对准家政女工这个群体时,看到很多家政工是在遭遇下岗后,背着家人偷偷去做家政工,因为怕家人觉得丢脸,也怕给家里人丢脸。im电竞从业遇到困难自己忍着,伤心只能一个人哭。
在梅若拍摄的第一个故事里,西安的一位下岗女工,为了维持生计去做了家政工。但家人觉得她做伺候人的工作不体面,反对她干这个。她不得不放弃了家政工作,到医院去清洁病号服。一次用机器剪切病号服线头的时候,她一只手送进去,四个手指被齐齐切掉。
而与这种现实相对的是,大众在一些新闻或自媒体内容中看到的家政工,常常是拿着高薪却不负责任,甚至可能虐待照顾对象的恶劣形象。这种极端案例,被当成了家政工群体的普遍形象。这些缺乏社会视角的报道,im电竞加重了对家政工的偏见和歧视。
七年前,梅若暂时放下了自己的摄影机,和伙伴一起成立了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鸿雁),专门关注、服务、支持家政工这个群体。
她和伙伴们希望,通过赋能服务,改善家政工的生存处境,让家政工可以获得职业价值和生命的尊严,获得一个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和生活。
七年间,人们也许发现,媒体上家政工的负面新闻在减少。但其实,不是负面新闻减少了,而是正面报道增加了。
这些都在改变社会大众、媒体对家政工群体的看法、感受。为一个无声的群体与社会大众之间,建立起了一些真实的联系。
而这些变化背后,是梅若和她的伙伴们,一个被家政姐妹们亲热地叫做“鸿雁之家”的一群人、一个机构,在七年的实践中不断推动的对家政工的赋能。
从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开始,不断创新着赋能工作的思路:提供法律咨询,举办艺术节,组织经济合作小组,组织家政工一起写作、唱歌跳舞、一起写属于家政工的歌曲……让家政工通过这样的赋能,获得发出自己声音的能力和舞台。让她们活出好的生命状态,也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服务的家庭。
七年后,社会变了,这个群体也变了。不止是精神面貌上的变化,还有一个变化是,我们的“家政姐妹”,都变成了“家政阿姨”。
从青年到中年、从中年到老年,这个群体由于一直被看成单纯的体力劳动者,而不得不面对市场对年龄的苛刻。如何去面对世界的变化,去回应市场需求的改变?
鸿雁提出了“绿色家政工”理念,希望借由绿色家政,提升家政工的技术形象,改变家政工与城市家庭(雇主)的关系。
作为许多城市家庭的实际照料者,家政工承担着采买、饮食、清洁、家庭照护、垃圾处理等工作,直接影响家庭中的生活方式。国内有3700万家政工,如果一个家政工会在5个家庭工作,那她们可能影响着2亿以上的城市家庭。
让家政工的服务不仅是一种照料,更可能是一种绿色环保理念在家庭生活领域的实践和引领。
鸿雁希望,家政工们拥有的不只是一双“卖力”的手,而是一双绿色的、属于未来的手,从基本的家庭照料,到关系的支持,再到群体的自我价值。
绿色,首先意味着健康环保的理念,包含饮食健康、家居清洁、垃圾处理等内容,掌握绿色家政技能、提供绿色家政服务,有助于家政工自身和雇主家庭的身体健康。im电竞
绿色,还意味着健康的主雇关系、家庭关系、社群关系,意在学习和运用沟通交往、自我关怀的能力,重视人际沟通,有意识的运用这样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从而缓解可能存在的紧张的关系,提高精神健康水平。
绿色家政,更意味着一种生活价值,当家政工们学习运用推广相关理念的同时,她们的职业自信心和价值感也得到提升,雇主、家人乃至社会对她们的职业价值会有更多理解与尊重。
这些理念似乎离家政群体还很远,也许还有更多的七年要一点点去做,一年年去做。
在第一个七年间,我们看到的,是许多家政姐妹从不敢说话,到能上台演讲;从不会用手机,到能用电脑写作;从不知道保险为何物,到主动要求公司买保险……
这七年,是一个群体,从无声到发出声音;也是一个社会,从对无声群体们从无视到看见。
2021年,鸿雁发布了绿色家政工计划,将对家政工群体提供绿色家政的培训。
为了解决资金问题,让更多家政姐妹从绿色家政计划中受益,鸿雁目前正在寻找1000位月捐支持者,期望借此解决资金困难。